随着乡村旅游规划兴起,我国各地乡村旅游项目,遍地开花,可谓赶上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但在武汉旅游规划企业看来,目前乡村旅游规划项目参差不齐,很多规划项目创新性不够。
项目雷同,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通用,发展思路与理念近似,区域旅游形象、目标、定位、产品趋向同质化,大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在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新形势下的乡村旅游规划如何创新,她又该何去何从,这是目前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下面是亮眼辩景为各位朋友总结的几点经验,一起来交流探讨乡村旅游该如何发展?
一、沟通是重要前提
良好的沟通能提高效率,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又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横向方面是指既要在前期投标阶段多与甲方沟通,又要在中标后规划编制的整个过程与甲方多交流,贯穿于整个规划的始终。
纵向方面是指既要与甲方、业主多探讨,又要向旅游局、规划局、环保局、建设局等各个部门统一汇报,涉及乡村旅游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
二、资源是发展基础
大家都知道,任何规划设计都不能脱离资源现状进行天马行空的乱编,必须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实事求是,在充分挖掘、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资源价值最大化,将资源转化为产品。
而乡村旅游更多的属于资源依托型项目,因此更不能脱离资源谈规划,要将乡村旅游资源的乡土味发挥到极致。
三、学问是乡村旅游的灵魂
学问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是学问的载体,没有学问的景区是缺乏生命力的。
对学问的梳理和挖掘在众多的乡村旅游规划中显得尤为缺失,因此导致众多的乡村旅游景区千篇一律,雷同性十分严重,大多数游客去就是“爬爬山、赏赏花、尝尝果、吃吃饭”,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使得乡村旅游项目变得苍白,缺乏长久的吸引力。
四、创新是关键
创新是多方面的,涉及规划的方方面面,既要有理念的创新,又要有产品和项目的创新,大到一个项目的案名、形象定位、分区,小到一个标识系统、景观小品,都需要创新。尤其是在项目的设置上,更要有超前性和创新性,才能满足需求日益多样化的游客需求。
乡村旅游规划的创新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在乡村生态景观为基底的基础上,引进高科技的生态体验农业项目,也可以打造一种情趣化的乡村生态环境,也可以营造一种创意性的度假生活方式。
五、落地是标准
落地性、可操作性对乡村旅游规划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落地性成为了检验乡村旅游规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参与不同规划项目的过程中,亮眼辩景都深深感觉到,几乎所有的甲方都把落地摆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一个乡村旅游规划再有创新性,再能打动领导者的心,如果最终不能落地,这个规划也是失败的。
六、多元是趋势
多元化包括旅游产品和产业互动两方面的内容。单一的旅游产品已经不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了,必须根据不同的乡村旅游市场,设置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