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夜经济,到底美在哪?
今年以来,江苏苏州推出了“姑苏八点半”的夜经济品牌;上海启动了首届“上海夜生活节”;重庆市因地制宜,着力推进夜市街区建设……武汉旅游规划企业天创文旅专家认为,文旅夜经济品牌化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夜间旅游的新亮点。 各地打造夜经济品牌 在河南,从开封清明上河园的“东京夜市”,到郑州东区的“放歌如意湖·艺术季”,再到洛阳的“古都夜八点”,一处处夜经济“网红地”吸引人们前来打卡。 注重交互体验、汇聚多种业态,是山东济南泉城路夜市品牌的吸睛之处。6月初,济南夜市开市试运营,济南市学问和旅游局在泉城路设立7个点位,邀请20多位街头艺人表演;山东省柳子剧团更是将柳子戏《玩会跳船》带到了街头,男女主角与游客一同“游、购、娱”。这些新业态、新创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夜游体验,也为“夜泉城”增添了浓郁的学问味。 西安大唐西市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考古起点,曾经各国商贾聚集于此,开展商贸与学问交往。如今盛景再现,每当夜幕降临,身着唐服的“商贾”出现在大唐西市丝绸之路风情街“隐市”大集上,为西安的“夜经济”增添了浓郁的传统学问色彩。大唐西市集团有关工作人员表示,“隐市”通过投壶射箭、古风市集等项目再现盛唐风采的同时,也想让古老的回忆“活”在当下。 政策东风送来利好 四川成都武侯区现有19处大型购物综合体,晋阳、双楠、科华北路等10个商业中心,以及九眼桥酒吧街等15个各具特色的消费街区,已成为夜间消费的重要场所。围绕丰富的夜间消费资源,武侯区政府出台了《夜间经济发展十条措施》,从打造优质夜间消费场景、适度开放夜市经营、鼓励夜间消费业态融合等十个方面着手发展夜间经济。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5月底印发了促进市场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每年在全省重点打造10个商旅文体娱融合、规划合理、环境优良、管理智慧、消费促进明显的夜间经济聚集区;每年在全省重点扶持10个以零售、餐住为主,兼顾休闲娱乐的夜间经济示范项目。 济南明确以“一湖一环”景观带为重点区域,打造泉水特色夜间旅游聚集区和系列品牌学问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为探索街头艺术展演长效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拓展学问衍生形态,济南拟从街头艺术展演层面规范街头艺术活动,提出要“确定展演点位、招募街头艺人、加强培训引导、合理安排展演时间”,对艺术水平较高、街头展演现场效果好的艺人邀请其到指定展演点位进行展演;对征集的街头艺人进行展演技能、相关政策、展演自律等方面培训。 在河南开封市清明上河园里,“马大吹”的吹糖人摊位前总是围着不少顾客。“马大吹”本名马谦堂,1998年,清明上河园刚刚开发,他是第一批入园的手艺人。“跨省团队旅游刚刚放开,外地游客慢慢多了起来,生意比前一段好多了。”马谦堂说。 从开封“东京夜市”实施了免租金、免提成、免费入园等优惠政策,吸引上千家商户报名。洛阳则出台了《打造“古都夜八点”文旅消费品牌行动方案》,通过创新夜游产品,丰富夜游、夜购、夜宵、夜娱等消费业态,繁荣夜间学问旅游市场,激活文旅消费,让“古都夜八点”成为洛阳国际学问旅游名城的新亮点。 “学问赋能”促高质量发展 在一系列举措的带动下,各地夜经济呈现出蓬勃活力,但也存在着统筹规划不足、经营主体压力增大、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7月到10月是学问旅游消费的旺季,学问和旅游部已放开了省际团队旅游,借此契机,河南279家景区对全国的中小学生免费,各个景区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和精品线路。当前,河南省正在积极创新包括文旅夜消费在内的多种文旅服务,有效带动以学生群体消费为主的“暑期经济”,推动学问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行业加快复苏。 开封万岁山大宋武侠城营销部经理赵宽先容,目前该景区夜间游客逐步递增,占到整体游客量的40%。景区正在夜间经济、学问传承、实景演艺以及游客参与度的提升上做更多功课。 武汉旅游规划企业规划师认为,提升夜经济的品质还要在提升学问内涵上面下功夫,要着力打造夜经济的学问地标。特色街区是城市的地标,也是文旅夜经济的重点,如西安的回民街、南京的夫子庙、成都的宽窄巷子、重庆的磁器口等。把“一城一街”“一地一街”作为各地文旅夜经济培育和发展的重点,有利于文旅产业集聚,有利于打造城市和地方学问品牌。 同时,有武汉旅游规划业内专家认为,要向更高层面发展,政府的统筹规划、精准培育以及措施配套都至关重要,既要明晰哪个区位、哪个时段适合夜经济发展,又要统筹交通、城建、监管等部门形成合力。另外,也需要经营者不断出新,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 夜经济的形态不止夜市,文艺演出、健身体验、休闲旅游等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需要人们突破以往一提夜经济就是逛街、买商品的认知,从而变更消费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的制定上,多位武汉旅游规划行业人士提出,刺激文旅夜经济发展,一方面,要统一规划形成一批合理布局、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政府应有所侧重,鼓励从业者推出融合本地历史学问、特色景点、民风民俗的产品,凸显城市特色。
规划设计类热门文章
- 疫情过后旅游行业怎么发展?分水岭或将显现
- 旅游行业看过来 2020应对疫情的免税政策来了!
-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图(2019武汉建筑设计师必看!)
- 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来了!北京新机场设计有智慧
- 农村土地新规划 发展休闲农业可用土地有哪些?
- 2019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博览会开幕 装配式建筑带来新机遇
- 2019年最新:17项有关乡村振兴的补贴政策及申报技巧
- 5年耗资近百亿造350座公园 扬州的城市规划能复制吗?
- 景观设计里的线形构成
- 园林景观设计技法大全
旅游规划设计最新资讯动态
- 三皮说文旅:农业农村部初步预测乡村振兴5年内至少要投7万亿
- 三皮说文旅:为何铁皮房干掉了古镇?
- 三皮说文旅: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该如何落地
- 三皮说文旅:民宿起于情怀,野奢源于自然
- 三皮说文旅:农家乐和小型田园综合体该怎样设计?
- 三皮说文旅:CSA农场开启农业别样模式
- 三皮说文旅:露营热或为“口红效应”,却给旅游业留了条“活路”
- 三皮说文旅:学问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学问产业赋能乡 ...
- 三皮说文旅:精致露营能走出一二线城市吗
- 三皮说文旅:未来三年中国露营经济商业前景分析
文旅规划设计最新行业动态
-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
- 创新旅游公益宣传 燃起心中红色“火苗”
- 什么是未来乡村?乡村规划和乡村运营是“美丽乡村”转化的关键
- 十部门联合发文:持续深化“互联网+旅游”,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 ...
- 农业学问遗产地,优先纳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 非法占用农用地屡发,最高检:绝不允许在耕地上建大棚房!
- 节后旅游价格大幅“跳水”, “精明错峰游”省钱又不堵
- 2020大数据:全国最坑的旅游景区在哪里?它排第一
- 2020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公布,15省份超百亿,这省收入居榜首 ...
- 中秋国庆十大最美赏月胜地发布! 景区最大接待量再次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