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旅市场出现转机,各地文旅活动迈上“云端”
吃粽子、挂香囊、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学问传承。武汉旅游规划企业天创文旅了解到,端午期间,湖北文旅市场出现转机,呈现了一些新的复工复产业态。与此同时,时令商品消费强劲、民俗节庆活动迈上“云端”,传统节日展现出时代的新特点。 粽艾飘香,各地文旅活动迈上“云端” 端午假期3天,上海市民徐海清与多位好久不见的亲朋好友再次团聚,走亲访友自然少不了应景食物粽子。“端午是我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以来,第一个适合亲朋好友团聚、共祝彼此安康的中华传统节日。”徐海清说。 居民消费热情高,老字号粽子产品在线上线下热销,分布在上海市区的门店外,消费者有序排着长队;直播、网购平台上,网友一边互动一边“剁手”。 杏花楼食品餐饮股份有限企业副总经理智静说,今年端午应需生产380多万只粽子,较去年产量翻番。不仅物美价廉的袋装粽子卖得好,价位在150多元至250多元的礼盒装粽子需求也很旺盛。 “经历疫情,人们对健康更加重视,食品餐饮消费升级,更多消费者习惯了网购。”智静说。 6月1日至21日,淘宝天猫平台上粽子成交额同比增长153%。此外,糯米、粽子叶等食材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还有“自热型”粽子、“人造肉”粽子等新鲜品类涌现。 各地文旅活动也精彩纷呈。上海欢乐谷的“‘粽’享欢乐”活动现场,传统的投壶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星光夜场回归。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上,游客边吃亲手做的绿豆糕边看“唐仕女”带来的歌舞表演;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里,人们穿唐装、点雄黄、扎菱角,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融合。 传统民俗活动更在“云端”焕发生机。在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有别于往年赛龙舟、割菖蒲、办诗会等线下人头攒动的景象,“2020年屈原故里端午学问节”“云上”揭幕。进入“屈原故里云上展馆”页面,点开视频链接,观众仿佛置身“屈原故里端午祭”大典现场。 在陕西省安康市的龙舟节活动现场,宽阔的汉江江面,龙舟健儿挥旗击鼓、挥桨操舟,摄像机和手机镜头将这场龙舟横渡转播给全国观众。“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组委会对龙舟节现场观众人数有严格限制。但通过网络,无论观众身在何处,都可以看到传统活动盛况,了解民俗学问。”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组委会副主任付波说。 祛病防疫,湖北文旅市场迎来端午转机 西安市级非遗项目雁塔棉絮画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宝兰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一处展台向游客展示如何制作香囊。“驱毒辟邪是端午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至、五毒出’,因此人们佩戴香囊。” 武汉旅游规划企业专家称,我国正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人们注重祛病防疫,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间距、分餐进食等新习惯,与端午传统习俗正相呼应。 游客进店前扫码测温、店面餐具严格消毒、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等疫情防控措施让他非常放心。“精细的防疫举措让人倍感战‘疫’有底气、生活很安心。”杜刚说。 全国已有1006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各地旅游景区坚持“限量、预约、错峰”,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在上海,100多处国家A级景区全面实施门票预约机制,探索“预约旅游”常态化。在湖北,学问旅游场馆有针对性地制订恢复开放方案,例如湖北省图书馆特别注意加强书籍管理,归还和借出的书籍严格进行有效消毒。 生产企业组织员工加班加点,保障消费旺季的各类产品供应。在杏花楼位于上海的蒸煮类食品生产车间,员工们熟练地翻折粽子叶,填充糯米、鲜肉等…… 智静先容说,疫情期间,车间内减少了操作台数量,原先每两人共用一张台面也变为一人一台,让员工们保持足够的间隔距离。“今年粽子市场需求明显提升,而车间内同时作业的员工数量受限,工厂因此提前制定计划启动了粽子生产保障供应。” 随着湖北文旅市场复苏,酒店用品、应季礼品成为汉口北“智慧市场”端午假期前后重点推介的交易品类,商户们经过测温、查验健康码等严格流程,进入市场忙碌着。 不过,成交大单并不一定需要与客户面对面。市场工作人员周悦先容,自3月28日复市以来,汉口北市场已先后帮扶商户组织了500多场直播带货活动,鼓励商户拓展网上直播渠道,探索“无接触交易”,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有条不紊推动复工复产。 “逆风”前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发力 上海市虹口区的一场夜市里,七彩花米粽、菌菇等来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特色农产品“闪亮登场”,这些产品已在多场“消费扶贫”直播中热销。上海市民刘多很喜欢花米粽,“既能丰富大家的‘菜篮子’,又能充实当地百姓的‘米袋子’,当然‘买买买’。” 文山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潘正旺说,上海援滇工作着眼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在当地投资建设灌溉沟渠、灌溉管网,夯实生产性基础设施,到建设农特产品加工厂、冷冻仓库,促进第二产业升级,再到如今借直销、直播平台发展第三产业,沪滇经济更进一步实现“同频共振”。 “干部群众正齐心协力,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大家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携手奔向全面小康。”他说。 端午假期首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727.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4.7亿元。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研究员彭亮分析,携程平台端午订单较5月下旬又有增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未因疫情改变,凸显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庞大的市场需求基础。 百姓喜闻乐见的在线新经济对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也起到重要作用。端午前夕刚刚闭幕、首次整体搬上“云端”的广交会云平台吸引了来自217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注册观展,来源地分布创历史纪录,云路演、云签约等创新模式也为各国展商提供了便利。 武汉旅游规划企业天创文旅专家分析,我国在线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基建赋能千行百业,供需回暖相互促进,经济新动能持续发力。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国内经济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奋力划桨,中国经济的龙舟,一定能奋勇向前、力争上游。
规划设计类热门文章
- 疫情过后旅游行业怎么发展?分水岭或将显现
- 旅游行业看过来 2020应对疫情的免税政策来了!
-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图(2019武汉建筑设计师必看!)
- 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来了!北京新机场设计有智慧
- 农村土地新规划 发展休闲农业可用土地有哪些?
- 2019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博览会开幕 装配式建筑带来新机遇
- 2019年最新:17项有关乡村振兴的补贴政策及申报技巧
- 5年耗资近百亿造350座公园 扬州的城市规划能复制吗?
- 景观设计里的线形构成
- 园林景观设计技法大全
旅游规划设计最新资讯动态
- 三皮说文旅:乡村旅游项目入不敷出,很多都是踩了这些坑!
- 三皮说文旅:景区设计十大重点,每个都直接影响景区运营
- 三皮说文旅:乡村振兴项目申报及补贴汇总
- 三皮说文旅: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工作需5月16日前申报
- 三皮说文旅:2022乡村振兴怎么突破冷峻挑战?
- 三皮说文旅:六种方式让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 三皮说文旅:预见2022—旅游传播十大趋势
- 三皮说文旅:乡村振兴的土地问题如何解决?
- 三皮说文旅:让“网红村”长久地红下去的方法
- 三皮说文旅:2021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学问休闲成重点
文旅规划设计最新行业动态
-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
- 创新旅游公益宣传 燃起心中红色“火苗”
- 什么是未来乡村?乡村规划和乡村运营是“美丽乡村”转化的关键
- 十部门联合发文:持续深化“互联网+旅游”,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 ...
- 农业学问遗产地,优先纳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 非法占用农用地屡发,最高检:绝不允许在耕地上建大棚房!
- 节后旅游价格大幅“跳水”, “精明错峰游”省钱又不堵
- 2020大数据:全国最坑的旅游景区在哪里?它排第一
- 2020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公布,15省份超百亿,这省收入居榜首 ...
- 中秋国庆十大最美赏月胜地发布! 景区最大接待量再次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