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皮说文旅:全民热议摆地摊!发展夜间经济只是一次“口号式”的狂欢?
旅游业内有句话:无业态不休闲,无夜态不度假,“夜间经济”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当下最时髦的概念。武汉旅游规划企业天创文旅获悉,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在夜间,女人的购物欲望、男人的吃喝欲望、年轻人的娱乐诉求,尤为强烈,三皮说文旅今天就带你看看,夜间经济,是如何成为消费的“黄金时段”。 无论是地摊经济,还是夜间经济,自古就有,市场所需,人性所求,最接地气,最接市场,最具烟火气。 一 我国夜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一词是舶来品,它指的是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学问活动,这些活动多指向第三产业,包括购物、餐饮、文旅、娱乐等消费行为。 在中国,“国营夜市”可以看作是夜间经济的雏形。195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发表了《农村夜市》一文。这篇仅有285字的报道,点睛之笔在于:“这个中心店开辟了农村夜市以后,平均每天销售商品总金额约增加6%以上”。 到1979年11月,人民日报刊登的有“夜市”关键词的报道共11篇,这些报道的核心主旨都是鼓励各地供销单位开办“夜市”以满足农民、工人在一天的劳作之后的消费需求。 1979年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夜间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日益开放、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广州在1984年5月设立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这个主要由个体户提供商品、服务的夜市开启了市场经济下中国夜间经济的1.0版本。 当时有人这样形容西湖路夜市:“今天欧美或日本的时装界推出什么新款时装,两天后香港的时装界就会生产出了一模一样的成品,一个星期后,广州的灯光夜市上就可以见到这些衣服的影子了。”这是中国日益开放、与世界接轨的真实写照。 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开办“灯光夜市”的热潮,“每当夜幕降临,数百家临时摊档沿街道两侧摆开,拉上电灯,各式商品,灯光璀璨,人们逛街购物”。 这些夜市集聚着形形色色的个体户小商贩,实惠的大排档、低价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满足了广大市民的消费需求。在当时,夜市摆摊也成为很多人的“第二职业”。 在2000年左右,夜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 这些“野蛮生长”的夜市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占道经营阻塞交通、规划杂乱影响市容、安全隐患难以消除等。这些弊端阻碍了夜间经济品质的提升。 此后的10余年,一些大城市迎来了夜市关闭潮:2012年8月21日,广州关闭了最后一个灯光夜市;2013年10月21日,南京市运行了15年的三牌楼夜市关闭;2014年,福州市所有24家夜市都被关闭;2016年6月24日,有着30多年历史的北京市东华门夜市闭市…… 这一时期,中国夜间经济2.0时代的大幕已迅速拉开:许多大城市迅速涌现出着名的“商圈”,比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新街口、广州的北京路等等。 “夜市”被“商圈”取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城市规范化、精细化治理的要求。 二 夜间经济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夜间经济学》一书的编辑叶丁源说:“夜间经济的繁荣能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服务业在产业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也表明,夜间经济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就业等方面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夜间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从世界范围来看,2017年,伦敦市夜间经济收入达263亿英镑,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00亿英镑;2015年,夜间经济为旧金山提供了60亿美金的营业额;2018 年,首尔开办“夜猫子夜市”之后共计接待了近 430 万人次,总销售额达到 117 亿韩元 。 此外,夜间经济的发展能为城市增加大量就业岗位。伦敦将发展夜间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以来,夜间经济为其提供了130万个就业岗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已经有上海、济南、南宁、郑州、南京、成都、合肥、厦门、陕西、辽宁、江西、甘肃、长春、杭州、长沙、石家庄、南宁、青岛、宜昌、黄冈、德阳、攀枝花、广安、南充、资阳、遂宁、彭州等27地纷纷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建以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已成为各省市共识。 发展夜间经济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选择。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学问层面的获得感及满足感,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也逐渐升级。 现阶段我国夜间消费中餐饮服务、购物零售供给比例较高,文艺演出、博物馆展览、经典游览等优质项目供给不足或发展单一,人们对于更高层次的夜间消费需求尚得不到满足。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该项调查的658家旅游企业中,73%的旅游企业提供的夜游产品品类占全部旅游产品的比例低于30%。故宫推出的“紫禁城上元之夜”一票难求,也正反映了夜间经济中学问消费的供需缺口。 三 中国发展夜经济潜力巨大 有人担忧,发展夜间经济是否会变成一次“口号式”的运动。 存在这种担忧是因为他们忽视了中国具有发展夜间经济的有利要素和巨大潜力。 一是不断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政策鼓励下,大批量的商家将延长营业时间,而数量庞大的消费人群对城市的市政交通等是一种考验。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在3万亿左右,未来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密度将不断提升,2020年有望达到全国平均密度为7.0辆/公里的水平。再加上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延长公共交通服务时间的做法,这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夜间居民城市出行难题。 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点亮夜间经济的关键。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发展电网设施,城市的电力覆盖率达到了99.9%以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停电。 二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异军突起。 相比于欧美夜间经济对线下消费(尤其是酒吧、餐饮、娱乐等)的倚重,中国夜间经济近年来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异军突起。 移动互联网扩展了夜间经济消费的空间。一些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显示:21点到22点,是淘宝成交的最高峰,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超过36%;21点到23点,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的访问高峰,各大视频网站流量猛增;在外卖餐饮方面,晚10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三个小时期间的订单量出现明显增长。 此外,移动直播类APP的兴起,让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商场、餐饮店等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到夜间便人潮涌动。 与各地政府相比,对夜间经济的关注,互联网企业的积极程度不遑多让。今年,alibaba、京东、字节跳动、滴滴出行等企业纷纷发表了夜间经济研究报告。 这些报告虽然不能展现中国夜间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但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这些互联网企业已经敏锐地嗅到夜间经济这片蓝海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商机。 2019年以来,多个机构发布过“夜间经济”报告,看好夜间经济未来。 三是中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日益完备。 夜间经济繁荣程度是一个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否完备的衡量尺度。世界城市安全排名榜前列的城市同时都是夜间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国关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相对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短板要弥补。 自2003年开始,公共安全作为重要方面,被纳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技规划中。当下,为发展好夜间经济,各大城市出台的相关政策都要求在完善中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方面发力。 近年来,重庆成为一座“网红城市”,这背后就有良好的治安因素。《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报告(2018)》显示,重庆城市社会治安安全感排名全国第一。重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国庆假日期间,重庆公安机关全员停休,每天投入7万余安保力量负责安保、交通和秩序维护。在市内外游客达到3859.61万人次的情况下,实现了全市敏感案事件、恶性刑事案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等“八个零发生”。 四是中国夜间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与发达国家城市夜间经济相比,中国夜间经济的红利还没有完全释放。法国“夜巴黎”模式可以作为参考的样本。巴黎发展夜间经济“不仅仅局限在酒吧、餐饮等单一娱乐消费为代表的传统领域,更日益拓展到艺术、学问、演绎、零售等更多领域,使法兰西学问与艺术的魅力在‘夜巴黎’模式助推下更璀璨、夺目。” 而中国夜间经济对学问、艺术、旅游以及健身等领域的开发有待深入。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到这一点:山东的青岛、济南等地推出越来越多的夜间旅游项目;北上广今年开始尝试夜间开放博物馆,收到了不错的反馈;去年开始,成都新兴了一大波24小时健身馆…… 发展夜间经济并不是一线城市的专利,二三四线城市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夜间经济的规模将在三四线城市进一步扩大。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到2018年达到228592.2亿元,并且随着我国各地政府对夜间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夜间消费场所的服务市场增加等,夜间经济发展规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在2020年将突破30万亿元。 ▼ 武汉旅游规划企业天创文旅专家认为,在当下,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扩大消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所以伴随着摆地摊成为全网热搜,夜间经济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绝非只是一次“口号式”狂欢。
规划设计类热门文章
- 美好人居,绿色地球-- 采访华中天创(武汉)设计集团创始人刘 ...
- 华中天创设计集团恭祝新老客户、合作伙伴、全体员工中秋快乐!
- 华中天创设计 让园林景观充满东方韵味
- 华中天创设计 为武汉学问旅游规划提供新思路
- “三皮哥”携华中天创团队前往通山县旅游规划项目考察
- 总经理蔡仁华女士应邀参加科技创新项目推介会
- 趣味十足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019设计师必读
- 中部石谷考察组赴园区座谈 总经理蔡仁华应邀出席
- 武汉建筑设计:楼梯下的空间,可以这样设计
- 三皮说文旅:5A级景区惊现魔性黄盖雕像,网友吐槽难以接受
旅游规划设计最新资讯动态
- 三皮说文旅:农业农村部初步预测乡村振兴5年内至少要投7万亿
- 三皮说文旅:为何铁皮房干掉了古镇?
- 三皮说文旅: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该如何落地
- 三皮说文旅:民宿起于情怀,野奢源于自然
- 三皮说文旅:农家乐和小型田园综合体该怎样设计?
- 三皮说文旅:CSA农场开启农业别样模式
- 三皮说文旅:露营热或为“口红效应”,却给旅游业留了条“活路”
- 三皮说文旅:学问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学问产业赋能乡 ...
- 三皮说文旅:精致露营能走出一二线城市吗
- 三皮说文旅:未来三年中国露营经济商业前景分析
文旅规划设计最新行业动态
-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
- 创新旅游公益宣传 燃起心中红色“火苗”
- 什么是未来乡村?乡村规划和乡村运营是“美丽乡村”转化的关键
- 十部门联合发文:持续深化“互联网+旅游”,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 ...
- 农业学问遗产地,优先纳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 非法占用农用地屡发,最高检:绝不允许在耕地上建大棚房!
- 节后旅游价格大幅“跳水”, “精明错峰游”省钱又不堵
- 2020大数据:全国最坑的旅游景区在哪里?它排第一
- 2020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公布,15省份超百亿,这省收入居榜首 ...
- 中秋国庆十大最美赏月胜地发布! 景区最大接待量再次上调